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交換 – 交換心得

寫心得的理由

在出國交換之前,我曾對我自己立下規約,每個月要分享一篇交換心得。至少這樣我覺得才對得起我拿到的這個機會。出國交換的資格本身也是一種資源,在有限的名額中必有排他性。如果一個人在交換生活結束後只把所見所聞放在自己心中,那這個交換的經歷就變成一種獨佔性資源了。但當你把這段經歷整理成一個一個的洞見分享給其他人,你就是以最簡單、低成本的方式來擴大這個資源利用價值。如果你跟我一樣認為善盡個人的社會責任可以彌補一點點資源分配的不公平性,可能會同意我這樣的想法。不過上面這只是我修飾過後的想法,我本來是因為看到很多原本就握有許多資源的人靠著先天的優勢又再收刮許多資源,卻又不願意發揮資源的利用價值。一堆佔名額到國外學校交換卻整天出去玩又不跟別人分享玩出甚麼名堂的人,看了就生氣。所以我才覺得如果不把出國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就太對不起我自己的生氣了,哈哈哈。 Continue reading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交換 – 學習的自由

德國的高等教育

我在德國只待了短短的六個月,而且大部分的時間都投注在碩論上實在沒有下多少心力在這邊的課程上。雖然沒法體驗太多的學生生活,但也靠著身邊其他朋友的經歷補足我對慕尼黑工業大學的認知。這篇雖然參雜了不少比較舊或者概括性的數字,但大家就姑且看看吧,整體的概念應該不會差距太遠。 Continue reading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交換 – 誰決定了世界觀

人家都說出國後馬上能感受到最深的就是文化衝擊了,但是對於我卻難以感受到別人口中的衝擊。真正令我驚訝的部分反而是來到德國後當地現實的社會面貌與在台灣所接受到的資訊中間龐大的落差。在台灣不管是旅遊者、長期旅外的部落客、新聞媒體所形塑出來的外國形象不只相當片面,整體所拼湊出來的模型也十分偏差。

在剛到德國的初期我也在思考是否我會錯意了這種感受。但是可能是比較我行我素的性格,使得我不管在何種團體總是與當地文化有某種的衝突感存在。而一開始令我驚訝的形象落差卻與這種衝突感有所不同,這讓我認知到這種違和感跟文化衝擊有所不同。文化差異其實很容易理解,只要你願意保持開放心態,從認知到融入並不需花費太多時間。然而對於社會的整體想像在經過了長久時間的構築後卻容易產生許多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 Continue reading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交換 – 啟程

帶著期待去旅行

每個來到異鄉的學生都需要點機運與勇氣,不知道大家各自心中是抱持著怎麼樣的想法踏上陌生的土地。或是想要體驗不同的生活文化,或是佔著地利之便遊歷歐洲,各不盡相同。回想起當初想要申請交換的理由主要有兩個理由,一方面是不想太早離開學生的這個身分,希望能多攥個一年可以好好慢下來想想未來畢業後的方向。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碩班最後的時候對於系上一些制度與文化面還有所牽掛,想轉換不同學習環境重新省思自己對教育與學習的觀點,心中暗著是不是能有新的洞見可以帶回去。 Continue reading

我只是想交換個阿,大大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交換申請的心得,不過申請還沒結束,所以我肯定不是來高興地慶祝分享的。

故事要從大概今年暑假開始說起,那時突然一個興致來了,決定人生至少要出國走走,不管交換、留學、工作也好,就是一股要把自己弄出國的心情。那時候研擬了很多選項,也每一種可能都做點功課想知道未來有哪條路比較可行,而其中一種方案就是出國交換。但我現在已經碩二,所以交換的唯一解就是在碩三出國。那時想著只出去一學期的話,就學費來看是相對划算的。所以我就忙著找資料,首先在交大國際處網站找了一些資料。學校有兩個地方可以讓我申請交換,一個是校級的國際事務處,另外一個選項是交大電機與資訊學院合辦的國際化辦公室。 Continue reading